元代以后,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罗汉,且在佛教界,罗汉像的绘画与雕塑,也多以十八罗汉为主。自此,十六罗汉乃逐渐沉寂,十八罗汉代之而起。日本镰仓光明寺也有十八罗汉像,据考证系南宋至元代期间之作。 关于十八罗汉的名称,前十六罗汉,皆如《法住记》所载,并无异说。后二位罗汉,则众说纷纭,并不一致。兹列出几种主张如下: (1)以庆友为第十七,宾头卢为第十八尊。其中,庆友即难提蜜多罗,亦即《法住记》的作者;宾头卢即位列十六罗汉之首的宾度罗跋罗堕阇。 (2)另有加上大迦叶与军屠钵叹二位。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所述,唐代妙乐(湛然)首创此说,宋代净觉(仁岳)亦采此种说法。此系合并《法住记》所载十六《弥勒下生经》的四大声闻,省略其中重复的二位所成。 (3)西藏地区所传,则加上达摩多罗与布袋和尚。其中,达摩多罗被认为是编纂〈优陀那品〉的法救,但无明确的证据。其像为背负梵箧,类似唐代入竺僧玄奘。布袋和尚,其起源与中国唐末的契此和尚颇有关联。另从其周围围绕若干幼童看来,也可能与多产神诃梨帝母(Hāritī)的配偶半支迦(Pa?cika)有关。此外,又有加上降龙、伏虎,或加摩耶夫人、弥勒二者等不同说法。
伏虎罗汉
第十八位是伏虎罗汉,因为在寺庙外经常遇到有一只饥饿的老虎,他把他的斋饭分给这只老虎吃,所以就叫伏虎罗汉。
弥勒——伏虎罗汉
在中国佛教领域,佛道的释迦牟尼佛 (如来佛祖)座下处十八罗汉。而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另一说法是第十八位罗汉是“四大声闻”中的“君屠钵叹”。传说伏虎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时间一长了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但这些必须是大威德本尊成就才能行使的诛杀事业,上师说,一般般的人,确实也能够诛杀,但是对象的神识却无法超度到净土,那就会形成真正的杀生。尤其是被超度的对象还有不一般的业障,比如破了密乘戒、或者杀父弑母这样的重罪,相对来说都是非常难超度的,这样诛杀得来的果报,必然会堕落金刚地狱。
我们这些修学大威德的弟子如何去利益超度那些亡者呢?上师说,大威德的会供就有很殊胜的超度功德,会供之后回向给被超度的对象即可。尤其是对堕胎的人,天天不间断的修大威德,定期进行会供会很快积累超度忏悔功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