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是精准扶贫的完美对接
习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产业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能够确保精准扶贫见实效、可持续。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下,生物质能源产业在发展实践中已被证明可承担精准扶贫重大责任与使命。我国是农林业大国,每年约产生12.5亿吨农林业废弃物,将其作为生物质原料生产可再生能源商品,可替代约7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4亿吨,带动3000多万农村劳动力就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若对我国现有有林地、宜林地及耕地等进行科学、高效经营管护,每年产生的总生物量约相当于55亿吨标准煤,将其全部应用于生物质能源产业则可带动8000多万农村劳动力就业。若将该产业精准对接扶贫工作,可取得巨大成效。
生物质能源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特点,历经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现已成长为具有明显发展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完全自主创新的生物质能源商业应用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生产出电能、热能、燃气、燃油等高品质、高清洁能源商品。我国现已投产运营的200多家生物质电厂,每年消费约5000万吨农林业废弃物,在减少季节性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同时,带动超过百万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每年支付给农民的燃料收购款约150亿元,帮助了约20万户农民家庭脱贫致富。“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并全面对接精准扶贫,一定会成为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的有力之举。
利用秸秆颗粒机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有效能源,代替煤的使用,大大节约成本。自从秸秆颗粒机的产生以来,在能源再利用这块领域有卓越的成就。为广大创业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受到广大创业者的喜爱及媒体的跟踪报导。既然国家给与这么的支持,目的就是给可再生资源――秸秆一个很大的利用价值机会。
秸秆颗粒机技术保护了生态环境也避免了生物质资源的浪费
秸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型可再生能源。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制成颗粒,可用作饲料或燃料。据相关资料介绍,秸秆蛋白质含量约5%,纤维素含量在30%左右,还含有一定量的钙、磷等矿物质,1T吨普通普通秸秆的营养价值平均与0.25T粮食的营养价值相当。每生产1T玉米可产2T秸秆,每生产1T稻谷和小麦可产1T秸秆。
秸秆颗粒机通过对秸秆进行高压高温处理,使秸秆熟化,消毒灭菌,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秸秆的消化吸收率,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水平。人们形象的将它称之为牛羊的“饼干”。牛羊采食率可达98%、消化吸收率可提高60%以上,奶牛产奶量提高10%以上,肉牛增重提高15%以上。
秸秆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用作燃料,可代替煤、油。成型后的秸秆体积小、比重大,耐燃烧,便于储存和运输。体积仅相当于原秸秆的1/30,是同重量秸秆的10~15倍。产品密度1.2~1.4g/cm3,产品水分≤15%,产品灰分约为7%(在这里是以玉米秸秆为例),产品热值16.8MJ(以玉米秸秆为例),含硫量在5%以下,燃烧率达95%以上。秸秆蕴含着丰富的能量,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升值空间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秸秆颗粒机是一种平模锥辊秸秆固化成型设备,以机械碾压运动为基础,以电机或柴油机为动力,根据成型模板的不同具有不同规格,该机的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通过减速箱驱动主轴,主轴带动磨辊,磨辊绕主轴公转的同时也绕磨辊辊轴自转。加工颗粒时,生物质原料被送入颗粒机的喂料时,粉状物料经过高温糊化,在压辊的挤压作用下从模孔中排出,通过定尺塔轮颗粒,长短可调。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四川广平县两万吨生物质燃料生产线建成
为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广平县水渡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广益鑫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在外村修建两万吨生物质染料生产线,项目共投资3098万元,占地35亩,目前该生产线已建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今年6月即可投产,该生产线位于水渡镇万亩稻油高产示范创建区内,原料充足,运输方便,农林物秸秆及林产品加工剩余物每年可达5万吨,投产后年产能可达15000吨。
据了解,这种新型颗粒燃料是一种新型清洁绿色环保燃料,其原材料来自于周边农户种植农作物后的固体垃圾及林业废弃物,通过将秸秆、树皮、锯末等农林废弃物粉碎后,经过混配烘烤成型制成的新型生物质燃料,然后供给周边农户使用,且农户还可以用秸秆换燃料,使生物质成型燃料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