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的运作
离合器位于汽车引擎与变速器之间,是引擎与变速器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其主要作用是保证汽车能平稳起步行进,同时通过变换挡位以减轻变速齿轮的冲击力,让汽车或快或慢的行进更加平顺。就是在这个汽车换挡时的分离与接合之间,会有动力传递暂时中断的现象,如何控制协调就成为问题。手动切换往往迅速合理,但这需要驾驶经验与正确判断的支持,自动切换则依靠电脑的控制往往按部就班反应较慢。双离合就是针这一情况的完善化设计。
双离合结构反应更迅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双离合变速器系统(简称DSG,英文全称:DirectShiftGearbox)就已经被装配在赛车上。大众旗下的奥迪TT、A3等,率先将这项原本属于赛车的技术“民用化”。由于双离合结构的应用,汽车能够更加平顺地换挡,从而消除了换档离合时的动力传递停滞现象,从一个挡位换到另一个挡位,时间不会超过0.2秒。
其基本原理是在车内设置有两组离合器以及相对应的换挡齿轮组,其中离合器1负责控制1、3、5等奇数挡与倒挡以及相对应的齿轮,离合器2负责控制2、4、6等偶数挡与以及相对应的齿轮。所以当司机挂上1挡起步时,电脑根据汽车速度和转速对驾驶者的换档意图作出判断,预见性地控制另一个离合器与另一个挡位的齿轮组相连,这样等到真正需要换挡时反应就特别迅速,不会有太大的迟滞。
●干式与湿式
这里,我们要涉及一个概念,干式与湿式。总部位于美国的Borgwarner(博格华纳)为大众提供6速DSG双离合变速器的主要控制单元,而7速双离合变速器则由德国本土的LuK公司提供核心技术,尽管它们大部分组件都是在位于德国卡塞尔(Kassel)的大众工厂里完成组装生产的。实际上,7速DQ200与6速DQ250除了挡位不同外,两者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它们一个采用湿式双离合(DQ250),一个采用干式双离合器(DQ200)。
相较于DQ200干式双离合器通过离合器从动盘上的摩擦片来传递扭矩,湿式双离合器的扭矩传递是通过浸没在油中的湿式离合器摩擦片来实现的。由于节省了相关液力系统以及干式离合器本身所具有的传递扭矩的高效性,干式系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燃油经济性。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同样是77Kw的发动机,配备7挡DSG变速箱的要比6挡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节省超过10%的燃油。
干式双离合器除了传递效率更高外,7速DSG变速箱还省去了过滤器、油冷器以及变速箱壳体中的高压油管等零部件,与普通手动变速箱一样,变速箱油只用于变速箱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和冷却。因而7挡DSG变速箱油仅需要1.7升变速箱油,而6挡DSG变速箱则需要6.5升。
当然,湿式双离合器也具备干式离合器所缺乏的特点,因为传递扭矩载体和工作乃抗温度的限制,干式双离合器在扭矩传输上受到了明显的限制,代号为DQ200的7速DSG变速箱只能适用于最大扭矩小于250Nm的“中小型”发动机。以一汽大众09款迈腾为例,即便是迈腾1.8TSI车型,在发动机1500转至4200转期间都能输出峰值为250NM的扭矩。很显然,DQ200 7速双离合变速器并不合适。这也是一汽大众为何放弃大连产而转投德国产DQ250 6速双离合变速器的原因所在。
此外,因为布局和选用摩擦材料的因素,湿式双离合器的外形尺寸比干式双离合器要大,不利于整车动力总成的布置,相信这也是DQ200适用于中小排量车型的潜在原因之一。所以,6速与7速其实并没有哪一方拥有绝对的胜券,只是适合的方向与用处不一而已。不过,综合考虑操控与经济性的话,DQ250和DQ200都比AT、AMT、CVT等现有自动变速器具备不错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