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墙体广告公司,新美墙体广告公司,新美墙体广告制作发布400-6060-805,1357-6254-723。提供优质的户外墙体广告和农村墙体广告的墙面广告制作。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分别突破3万元、1万元,2015年,南昌小康实现程度达94.93%……未来5年,如何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9月27日,记者从中国共产党南昌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获悉,今后5年南昌将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打造“秀外慧中”“时尚动感”城市,形成“一核、三组、七廊”大都市区格局,推动红谷滩新区“三次开发”。
大城市变身大都市
据了解,今后5年,南昌将由大城市向大都市转变,真正把南昌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南昌将主动担负南昌大都市区建设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领先、领跑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南昌大都市区生态协同、产业协同、城市协同,抱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服务范围包括:河南墙体广告,江苏墙体广告,安徽墙体广告,重庆墙体广告,浙江墙体广告, 南京墙体广告,福州墙体广告,福建墙体广告等地区。行业包挂银行保险墙体广告,机械墙体广告,招工公用墙体广告,珠宝首饰墙体广告,通信墙体广告,摩托车墙体广告,手机墙体广告,建材下乡墙体广告,农化乡村墙体广告,墙体广告 乡镇民墙广告,食品乡镇墙壁广告,汽车下乡墙面广告,家电下乡墙体广告.公司秉承“专业发展,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在墙体广告业界树起了卓越的专业形象和良好的口碑,并赢得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信赖与合作。
同时,南昌将以区域交通廊道为骨架、以交通时距圈层为依托,加快构建互联互通交通网络,串联大都市区内重要发展区、主要城镇和休闲旅游区,形成“一核、三组、七廊”的大都市区发展格局,“一核”即南昌市辖区、南昌县和安义县部分地区的大都市区核心区;“三组”为抚州城镇组群(抚州中心城区、云山、唱凯等)、丰樟城镇组群(丰城中心城区、樟树中心城区、八景、临江等)和昌北城镇组群(桑海、永修县城、马口、艾城等);“七廊”是以南昌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形成放射状的七条发展廊道:昌九廊道、昌景廊道、昌铜廊道、昌鹰廊道、昌宜廊道、向莆廊道、昌赣廊道,形成“夫”字形空间发展轴。
将梅岭纳入中心城区
如何经营中心城区?今后5年,南昌将推动红谷滩新区“三次开发”(2002年至2012年为红谷滩新区“一次开发”,2012年提出用5年时间建好九龙湖新城的“二次开发”),尤其是九龙湖新城建设;并加快瑶湖生态科技新城、儒乐湖新城等建设,研究扬子洲片区规划定位,加快新建区、湾里区融入中心城区的步伐。
南昌明确提出加快实施“揽山入城”战略,将梅岭纳入南昌大都市区核心区(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统筹配置梅岭及周边地区空间资源的战略举措,并整合提升西山山体在南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构建都市独特生态和形态。
南昌刷墙广告、南昌墙体广告质量、南昌围墙广告、南昌墙体广告牌、南昌墙体广告喷绘、南昌墙体广告喷绘膜、南昌手绘墙体广告、南昌喷绘墙体广告、南昌喷绘膜墙体广告、南昌做墙体广告、南昌制作墙体广告、南昌专业墙体广告公司、南昌墙体广告制作、南昌墙体广告发布、南昌墙体广告设计、南昌墙体广告颜料、南昌墙体广告公司、南昌墙体广告咨询、南昌墙体广告价格
通过什么实现“揽山入城”?南昌的设想是,加快推进西外环高速路外迁、铁路西环线调整、市区至湾里区有轨电车、环梅岭交通网络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打通山城联系廊道。而此次也给湾里区的发展定了调,那就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并按照“先保护、后利用”思路,尽快启动西山山体生态保护立法工作,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预留发展空间。
湾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湾里区的总体规划、土地规划、风景区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等,都要以南昌市“揽山入城”规划全面对接。
有效应对“城市病”
南昌还提出精心打造城市品牌,全面唱响“红色基因”“历史文化”“山水特色”“时尚动感”四大城市品牌。具体做法是:深挖“十大南昌文化符号名单”(八一起义纪念地、八大山人、万寿宫、小平小道、方志敏、西山、西汉海昏侯墓、绳金塔、新四军军部旧址、滕王阁)和“十大南昌文化符号提名名单”(安义古村、百花洲、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汪山土库、佑民寺、秋水广场、南昌方言、南昌采花戏、徐孺子、梅汝璈)的丰富内涵,让南昌深厚历史文化充分彰显。
同时,依托赣江“灯光秀”、万达文化旅游城、华侨城娱乐园等引领性项目,吸纳更多流行元素,让“时尚动感”成为城市标签。
“秀外”还要“慧中”。过去5年,南昌市累计完成旧城(棚户区)改造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并将继续探索“城中村”改造模式,积极推进旧城复兴,例如强力推进青山湖区等老城区万达、华润等综合体项目;持续实施城市“畅通交通”“良心工程”“优化工程”,加快轨道干线等城市快速交通体系建设,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注重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地上地下空间的联系,渗透与融合,构建现代公共设施体系和运行管理体系,有效应对“城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