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市朝阳广场,62岁的梁子新不时会背着一个编织袋,来到人流密集处,从袋里拿出自己编的草鞋及编鞋工具,现场制作草鞋进行售卖,这一景象让许多路人大感新鲜,纷纷驻足围观。梁子新告诉记者,他是南宁市火车站的退休职工,每个月都有退休金,之所以想在街头卖自编草鞋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一种忆苦思甜的情怀,也为他的退休生活带来许多快乐。梁子新想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艰苦的革命岁月。
梁子新说,编草鞋这门传统手艺如今之所以会让人们重新觉得新鲜,说明它已游走于消亡的边缘。
梁子新是大新县人,小时候家境贫困,伯父曾经当过兵,在部队学会了编草鞋,梁子新少年时就是跟着伯父学会了这门手艺。“那时家里穷,买不起鞋,就用竹子皮和玉米皮编草鞋来穿,全家人下地干农活都是穿草鞋。”梁子新说,他18岁那年在湖南当兵,入伍后部队进行宣传教育,指导员讲的《草鞋的故事》让梁子新对红军长征途中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红军在恶劣的条件下,缺衣少粮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样的不畏艰苦的精神非常振奋人心。能穿草鞋的人就能吃苦,草鞋也代表着一种革命精神”。在部队里,梁子新自发地教战友们编草鞋,在他的心中,草鞋有着非一般的精神内涵。
2014年,梁子新退休后,开始重拾编草鞋的乐趣。他回到大新老家,收集竹子皮、玉米皮、野草等材料,晒干后再用水浸软,就能开始编鞋了。他还自制编草鞋工具,能编出9种不同的款式,渐渐地,家里冒出了几百双草鞋。梁子新想把这些草鞋拿去卖,但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现在已经没有人穿草鞋了,怎么还会有人买?”
梁子新回想起自己曾经穿自制草鞋走在马路上,频频引起行人注目的情景,心里其实也没谱,“大家看我的眼光好像都觉得我是神经病一样……”2014年春节期间,梁子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上20多双草鞋来到大新县的明仕田园景区门口进行售卖,没想到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很多游客都觉得梁子新的草鞋是一种十分新鲜的纪念品,值得购买。“现在的确已经没有人穿草鞋了,但是草鞋所代表的那种革命前辈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是能触动很多人的怀旧情结,让我觉得自己亲手编出来的草鞋还是有意义的。”梁子新说。
尽管家人还是不理解,梁子新坚持编着他的草鞋。回到南宁居住后,他隔三差五就会背上“家当”,去朝阳广场编草鞋,“曾经有老兵来买我的草鞋,当他看到草鞋的那一刻,激动得热泪盈眶,这种情怀只有那些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人才能明白”。
现在会编草鞋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梁子新希望这门技艺不要失传,但他却找不到年轻人愿意学,这让他时常感到失落,“草鞋的确已经被时代淘汰了,但我还是希望草鞋所代表的这种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来源于 广西南宁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