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认识诗经台,源自我家世代对毛苌的敬拜.
我祖上曾是影林村富裕庄户.从记事起,父亲带着我上过祖坟,曾指点村西的大片枣树林和庄稼地,那都是祖辈曾经拥有的.
我上小学的西大庙,南面就有徐家几百年的一口水井,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还能为众乡亲提供饮水.这也是父亲告诉我的.以致上学的课间活动,我都情不自禁的走出校门,看着附近的一堆堆残砖烂瓦,我想到很久以前徐家的兴盛.
天有不测风云.自从父亲七岁时,爷爷去世,从此家道贫落.剩下的叔嫂却打起了官司,徐家的土地几乎都变卖了.奶奶和父亲唯一继承下来的是世代传下来的几座香炉
每逢过年过节,母亲都会带着我跪拜佛陀,然后跪拜另一个角落里的毛苌仙爷的神位.母亲说,佛陀护佑着全家出入平安,毛苌仙爷看护着你们姐弟好好学习.
大姨家住在饶阳县南岩村,我和哥哥去看她,每次都要走上二十几里路.中间经过师钦村,就要先渡过它村西的滹沱河.
我们都会在滹沱河西岸的一个大土疙瘩处休息,等待过河的船.哥哥指着大土疙瘩说,咱家的毛苌仙爷就住在这个地方.那时还能看到露着长条青石的台基和散落的砖瓦.
当我们告别大姨往家走,大姨千叮万嘱的说,你们过河路过毛苌仙传诗的诗经台,要鞠躬跪拜毛苌仙,会平安的.
我和哥哥齐声答应.大姨有时给我们一个小铁桶,要我们口渴的时候,去打那一处神井的***.我和哥哥说,我们喝了水,就成仙,有这样的奇事才好呢.
这是我最早经历的诗经台.其实师钦村,是官方的称谓,在民间,饶阳话都称"诗钦"村为"诗经"村.翻经据典也得不出什么理由,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流传千百年来的地方语言,足以证明正是历史文化文化不可中断的延续.
后来在初中课本,我最早学习了《诗经》中《伐檀》的文章.到了我初中毕业,我考上了冀县师范学校,我碰到了教文选的王俊香老师,是他第一次完整的介绍了神州文化毛苌传诗.他讲授的《诗经》中的一篇文章叫《氓》.
这是我第一次对秦汉巨儒毛苌传诗的初步了解.我想到家乡古河间国滹沱河南岸的诗经台,想起了我家供奉着毛苌仙爷,想到去大姨家的往事,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有一天我会去实地考察诗经台.我为成为毛苌的故里人骄傲.
1985年师范毕业后,我在饶阳县文教局文化股工作,那年十一月份我作为全县年龄最小的一名扶贫队员,去了大齐村工作了八个月.大齐村距师钦村不远,也只有几里路.
那时我住在了刘国栋大哥一位亲戚的闲房里.此房没有院墙,四周都是过道.乡亲们老老少来串门,我的住处白天既当办公室,晚上又当会议室.有时乡干部白天的工作完不了,也和我住在一起.使我能够无意当中接触到了历代的民间故事和有关诗经台的传说.我都一一做了笔记,为我以后整理毛苌传诗诗经台,龙母庙,上方台,下方台等积累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国栋哥一次叫起去他家吃饭.到了他家,他说,小徐你来拉风箱.国栋媳妇淑英说,小徐以后要常来,你看你国栋哥从来没有下过厨房,看到你兢兢业业的工作,早几天就嚷着要我给包饺子.我看到国栋哥擀的饺子皮,又大又圆.
那时我很怯,很少说话.我闷着头咕嗒咕嗒的拉着风箱.淑英嫂子捏的很快.她说,小徐,你看锅开了没有?我拿起锅盖说,嫂子,水还没有开,开始冒"泡"呢?
国栋哥大笑起来.冒泡就是水开了.我红了脸.他说小徐文质彬彬的,喜欢学习研究苌仙爷,真是个书呆子.
我记得那年秋后,我在那个小院的一颗枣树底下,给远方的一位同学写信,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我曾骄傲的说,我就住在诗经台,毛苌传诗的诗经台.我将从这里起航我的文化研究,有朝一日写出我的一本关于诗经台的书.
一晃儿三十多年过去,我的工作几经变动,但我心里始终没有忘记大齐村的国栋哥和众乡亲,以及留在我心中毛苌传诗的故事.
2015年5月,我和离乡游子赵树标分别四十多年后首次相逢.他是上世纪恢国家复高考以来影林村出息的第一位大学生.我们两家是世交,母亲平时都以金榜哥家的赵树标给我做榜样,你看人家赵树标,多给老爹老娘争气.凭着自己的才能考上了河北师大.
赵树标从此成为了影响我成长的人物之一.他比我年龄大十几岁,按辈分,他都亲切地喊我叔叔.
我记得童年的时候,他经常表演节目,是村里的台柱子,后来参军,复员,做过土记者,当过民办教师.再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后去了华北任丘工作.我也离开了家乡,再也没有见过他.
当我们再次见面,他已经是华北油田高级工程杭州墙体广告颜料、杭州墙体广告公司、杭州墙体广告咨询、杭州墙体广告价格、杭州墙体广告服务、杭州墙体广告合同、杭州墙体广告招标、杭州墙体广告协议、杭州墙体广告涂料、杭州墙体广告周期、杭州墙体广告费用、杭州墙体广告优势、杭州墙体广告位置.师,中国石油文联作家.他退休在家,不忘故乡养育恩情.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他和他的恩师饶阳地域文化名人肖献法正策划饶阳第一部村史《影林乡贤》的写作.他们邀请我参加.于是我答应了,开始朝夕相处的共事.
《影林乡贤》正式出版后,我和赵树标、肖献法一起谈了今后的写作研究方向.我做党史研究三十多年,我知道能够真正代表饶阳历史文化的人物走向世界的并不多.我谈了三十年前的想法,谈了两千多年《诗经》的传播者毛苌,谈到了毛苌传诗的诗经台.
肖献法老师2012年的诗经台文化研究已经开启.由于三个人从小听毛苌传诗的故事长大,深受诗经台文化的影响,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志向,共同的品格,使我们走在了一起,开始了新的黄土文化研究课题——毛苌传诗诗经台.
2016年7月份《影林乡贤》定稿后,我们三人自发成立了诗经台文化研究小组.经过三年的深入研究,总结以前的人文成果,我们先后在国家新闻媒体和文学刊物发表了几百篇毛苌传诗诗经台的文章,引起了全国历史文化研究者、广大新闻媒体和学术部门的关注.
于是,我们商定把部分公开发表的诗经台文化研究,结集命名为《饶阳有座诗经台》,并于2018年一月一日自费印刷成书.这是我们诗经台文化研究的初步成果.从题材到编排内容,进行了文化创新尝试,其中利用考古论文,散文,诗歌,图片等多种形式,来反映饶阳诗经台文化的全貌.在写作中也首次提出了反映诗经台文化"史中有诗、诗中有诗"的创作新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文化角度,多层次反映两千多年的毛苌传诗诗经台以及留下的诗经台文化对后世的久远影响.
我和诗经台的缘分是我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也会珍惜今后的诗经台文化之路.我要像毛苌一样真诚善良,甘于寂寞,持之以恒.以毛苌精神,作为学习研究诗经台文化的动力.希望广大的历史文化研究者参与进来,关注毛苌,关注毛苌传诗诗经台,研究出新的诗经台文化成果,留给后人.这将对恢复建立诗经台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