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传感器需要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在称重传感器厂家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是把现有的、经过应用基础研究阶段证明比较可靠、成熟的技术转化为市场化产品的应用阶段。根据传感器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我国存在的差距,结合我国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重点,要统筹考虑传感器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三方面。其中基础研究主要侧重于传感器机理研究,从理论角度解决传感器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为传感器的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是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于把关键技术想理论实验样机的转化,为传感器市场化进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对于我国未来传感器发展的对策,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家层面的规划
从国家发展的层面,对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规划中应注重开发新型的高精度、低功耗、小型化和微型化传感器。注意产、学、研的结合。
2)不同行业传感器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传感器作为一种信息获取手段,在不同行业中有不同的应用特点和需求。但用于不用行业的传感器技术也有相同之处。应该支持各行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包括共性技术的共同研究,制作工艺方面的互相帮助等,以形成各行业共同发展的局面,进而促进传感器技术的大力发展。
3)大力促进传感器研究基地建设和发展,培养传感器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鼓励以高级实验室为传感器研究的龙头,联合部级重点实验室、行业重点实验室和高校重点实验室,形成一个系统的国家传感器研究基地群,为传感器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实验室为国家培养一批传感器方面的专门人才,为传感器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4)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发高性能传感器
在称重传感器研究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照搬国外技术。要针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开展前瞻性研究,突破瓶颈问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称重传感器面临问题
一是核心技术和基础能力缺乏,创新能力弱。传感器在高精度、高敏感度分析、成分分析和特殊应用的高端方面差距巨大,中高传感器产品几乎100%从国外进口,90%芯片依赖国外,国内缺乏对新原理、新器件和新材料传感器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二是共性关键技术尚未真正突破。设计技术、封装技术、装备技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尚无一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设计软件,国产传感器可靠性比国外同类产品低1-2个数量级,传感器封装尚未形成系列、标准和统一接口。传感器工艺装备研发与生产被国外垄断。
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品种、规格、系列不全,技术指标不高。国内传感器产品往往形不成系列,产品在测量精度、温度特性、响应时间、稳定性、可靠性等指标与国外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四是企业能力弱,从目前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指数来看,外资企业仍占据较大的优势。
我国传感器企业95%以上属小型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规模效益差。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该如何分步去解决?如何提高综合竞争力,并逐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如何安装称重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子汽车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称重传感器的制造工艺精密而复杂,如果安装和使用不当,就达不到应有的技术指标,甚至造成损坏。
要轻拿轻放称重传感器,尤其是用铝合金材料制造弹性体的小秤量的称重传感器,任何冲击和跌落,对称重传感器本身的性能都会造成极大损害;对于大秤量的称重传感器,由于本身具有较大的自重,故要求在搬运和安装时,应尽可能使用适当的起吊设备(如手拉葫芦、电动葫芦等)。
称重传感器的水平调整:单个称重传感器安装底座的安装平面必须用水平仪调整水平;多个称重传感器安装底座安装平面要尽量调整到同一个水平面上(相对误差在3mm以内),其目的是使各称重传感器承受的负载基本一致。每种称重传感器的受力方向都是确定的,使用称重传感器时,一定要在受力方向上加载,应避免侧向力等在非受力方向上加载。尽量采用具有自动定位(或自动复位)功能的称重传感器,如含有球形轴承、关节轴承、定位紧固器等,这样的称重传感器可以防止某些横向力作用在称重传感器上。 称重传感器周围应设置一些挡板,或者把传感器罩起来,防止因进入杂物、灰尘等使可动部分因运动不灵活而影响称量准确度。判断可动部分是否运动灵活,可以用以下方法:在秤台上增加或减少千分之一的额定负荷,如果显示仪表有反映,说明可动部分运转正常,否则表明不灵活。称重传感器虽有一定的过载能力,但是在汽车衡的安装过程中,应防止传感器超载,即使是短时间的超载也会造成称重传感器损坏。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先用一个与称重传感器等高度的垫块代替称重传感器,当承载器放置平稳后,再安装称重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应采用绞合铜线形成电气旁路,以保护称重传感器免受电焊电流或雷电的危害;应避免接受强烈的热辐射,尤其是单侧的强烈热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