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
浙南塑胶跑
道
⑵胶面的实铺厚度是指从胶底至表层胶粒的中心,一般从两方面控制。首先通过立模进行厚度尺寸的预检,对基层局部高出的地方进行修砍或锤击进行夯低。如果高出不多,可采用平刮尺上加卡具离模刮浆来保证厚度,第11届亚运会北郊比赛场塑胶跑道主赛区为保证厚度,误差控制为正差,故平均厚度在14MM以上。
⑷防止胶面铺筑后局部发生起泡脱壳,对于基层密实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沥青基础层自身嵌挤不实,脱壳脱层,致使粘结力差,表面气化,胶面被拉断。基层密实度不够的地方,可以采用钻头打孔,灌胶(橡胶钉)的方法进行加固。
⑸为保证平整度、坡度,模条钉好后,用水平仪进行模拟校正,基层个别高的地方,先加以整平,个别低的地方,用胶填平。
⑹被柴油污染和腐蚀的基础部位坚决挖掉,用胶填平。
2维护保养
⑴塑胶跑道,适合普通运动鞋、训练鞋、橡胶帆布鞋或软橡胶鞋。
⑵塑胶跑道上禁止一切车辆行驶,塑胶跑道上避免机械剧烈冲击和摩擦。
⑶塑胶跑道边缘应加保护,不得任意剥动,如发现损坏应及时修补。
⑷塑胶跑道避免接触有机溶剂、化学物品。
3保养知识
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
塑胶跑道美观耐用,若能够经常维护保养,将会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日常使用维护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塑胶跑道铺设竣工后,需要保养7-10天后才能使用。
2、塑胶跑道在具备一定排水设施的条件下,适应全天候使用,塑胶跑道作为运动员训练、比赛和学生运动及健身锻炼之用,不适作其它用途;
3、胶跑道应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和剧烈的机械冲击与摩擦,跑道上不准车辆行驶、堆压重物和锋利物品等。运动员必须穿专门的运动鞋或球鞋。跳鞋不可超过12毫米,若运动鞋带有较长的钉子时,运动鞋钉子长度不可超过9毫米。
4、应特别注意保护塑胶跑道的边缘,不要任意掀动。如果有发现道牙损坏、起泡现象时应该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修补,以免更严重的损坏发生。
5、保持塑胶跑道的清洁,经常用水喷淋清洗。洗后胶面少量余水可用干布抹去。若塑胶跑道沾上了油污,可用10%氨水或洗涤剂、洗衣粉等擦洗干净。
4塑胶跑道法律保护方案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 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其 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体育设施,是指用于体育训练、比赛和健身活动,按国家规定标 准建设的体育运动场地、建筑物及其配套设备,包括:
(一)由国家投资或筹资兴建的、向社会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内部使用的体育设施;(三)各类经营性体育设施。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遵循统筹安排、合理布局、规范实用和方便群众 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体育设施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工作的领导, 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以下统称县 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实施监督、检查和指导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的 有关工作。
第七条 对在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中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 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家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将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居民小区应按国家规定规划预留公共体育设施用地。
乡镇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应纳入乡镇建设规划。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统筹安排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将体育基本建设资金 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本地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
学校应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设施。体育设施未达到规定标准 的,应采取措施逐步达到规定标准。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应逐步建立中、小学体育活 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