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卫龙再冲辣条第一股

2021-11-22 13:571080

“辣条一哥”卫龙再次向自己的“上市梦”发起了冲刺。11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港交所获悉,卫龙已经通过了港交所聆讯。而“辣条第一股”这个梦想,卫龙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尝试过,于今年5月12日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不过,该招股书此前已“失效”。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聆讯意味着卫龙成为“辣条第一股”只剩下时间问题,但上半年净利润下降使得上市后的卫龙盈利能力有一丝不确定性。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卫龙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下降2.53%。叠加卫龙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的挤压,卫龙能否借资本市场更进一步还很难说。

济南刷墙广告

增收不增利

一根辣条背后,究竟有着多大一盘生意?

11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港交所获悉,卫龙已经通过了港交所聆讯。

这并不是卫龙首次提交招股书,今年5月12日,卫龙就曾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不过按照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申请企业递表时间超过6个月未获批,其招股书就会自动呈现失效状态。这次是卫龙在失效前最后一天即11月12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次从递表到通过上市聆讯只用了两天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已通过上市聆讯的卫龙上半年业绩出现了下滑。更新版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卫龙实现收入23.03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8.87亿元增长22.06%;净利润为3.58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67亿元减少2.5%;净利率也由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9.4%降至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5.5%。

对于业绩下滑,卫龙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由于若干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上涨,运营成本的增加,包括分销及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前者主要是因公司销售团队扩大、广告费用增加;后者主要是由于管理人数量的增加”。

卫龙增收不增利背后与其毛利率下滑不无关系。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0年前6个月以及2021年前6个月,卫龙的毛利率分别为34.7%、37.1%、38%、37.5%以及36.9%,其中2018-2020年呈增长态势,而2021年上半年则同比减少约0.9%。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净利润和净利率下降说明企业销售的盈利能力降低。目前,辣条的热度开始出现缓慢下滑,疫情下的消费需求也有所减弱,叠加原材料和生产成本增加不可避免会影响“辣条一哥”卫龙的盈利能力。

官网信息显示,卫龙由刘卫平和刘福平于2001年在河南漯河创办,2003年,公司申请卫龙商标。据了解,除了拳头产品卫龙辣条外,卫龙旗下产品还包括面制品、豆制品、魔芋制品、蔬菜制品四大类几十种产品,还着重打造旗下第二大明星单品——魔芋爽,并进入卤制品、海味素菜等细分市场。

内忧外患

通过聆讯,卫龙距离“辣条第一股”越来越近。然而,上市后无论就卫龙自身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休闲食品市场越发激烈的竞争,卫龙需要面临的问题仍不少。

对于卫龙来说,摆在首位的便是食品安全问题。黑猫投诉显示,在近30天内,卫龙投诉量达22条,多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卫龙魔芋丝吃出异物”“买的魔芋爽素毛肚吃出了一块黑色的物体,和虫子一样”“卫龙风味海带吃出虫卵”……不少消费者对卫龙食品安全提出质疑。

事实上,此前卫龙就曾数次被河南、山西湖北等省份的市场监督管理局、食药监局查出,在其产品中添加了山梨酸及其钾盐和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防腐剂。此外,公开资料显示,卫龙品牌所属公司平平食品截至目前涉及的司法案件中,排在首位的案由即是产品责任纠纷,高达39件。

在沈萌看来,虽然食品安全如果不造成潜在的诉讼和赔偿,不影响上市,但上市后如果不改善食品安全问题,不排除会引发监管风险。

在招股书中,卫龙方面同样提到,“未能维持食品安全及始终如一的质量可能会对公司的品牌、业务及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除品牌本身问题,上市后卫龙还面临日渐拥挤的休闲食品赛道,即使登陆资本市场,也很难高枕无忧。

从产品结构看,卫龙营收多度依赖于调味面制品。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卫龙调味面制品的收入分别为21.62亿元、24.75亿元和26.9亿元,占收入比重分别为78.6%、73.1%、65.3%。卫龙或是意识到上述问题,为拓展盈利渠道,卫龙增加了蛋制品、蔬菜制品(海带)、豆类及其他休闲食品品类。

不过,在卫龙新布局的休闲食品品类领域,已经有不少成熟的品牌,譬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在中国休闲食品市场,卫龙排名第七位。按零售额计,卫龙占整体市场份额的1.2%。

此外,从公司体量看,和已经上市的零食类企业相比,卫龙的营收规模仍稍逊一筹。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卫龙的总收入分别为27.52亿元、33.85亿元、41.2亿元。而良品铺子、三只松鼠2020年度分别营收78.94亿元、97.94亿元。

在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看来,上市后卫龙的资金会更加充裕,应该会扩大市场份额甚至跨界其他产品。不过,对于即将成为“辣条第一股”的卫龙来说,食品安全隐患、产品线单一以及激烈的竞争市场等都是卫龙待解的难题。

对于上述食品安全问题以及未来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卫龙相关负责人在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仅表示,“目前项目进展一切正常,根据联交所的规定,静默期公司需要遵守信息保密的规则”。

济南刷墙广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华鲁恒升位列全国化工企业利润率排行榜第2位
日前,2024年中国化工企业一季度季度报表发布,华鲁恒升以13%利润率位列第2位。 自2023年荆州公司一期项目顺利投产后,2024年一季度公司产品销量同比增加,营业收入为79.78亿元,同比增长31.80%;归母净利润为10.65

0评论2024-05-171101

五洲特纸:2024年第一季度盈利1.34亿元 同比扭亏
五洲特纸(605007)4月25日披露2024年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26亿元,同比增长37.17%;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1.32亿元,同比扭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亿元

0评论2024-04-291299

一期即将投产!项目建成后 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
中顺洁柔(达州)30万吨浆纸一体化项目一期生产设备正加紧调试,即将投产。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渠县李渡镇的中顺洁柔(达州)30万吨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占地近380亩的一期厂区内,厂房、办公楼、职工宿舍楼

0评论2024-04-291229

透过经济数据读懂中国信心
国家统计局4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随着宏观组合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市场需求逐步改善,工业生产回升向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延续增长态势,工业企业营收继续恢复。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

0评论2024-04-291172

宿州山鹰纸业预计年内投产两台纸机
塔吊高耸,挖机轰鸣,施工人员紧张施工在宿马园区总投资260亿元的山鹰年产360万吨包装纸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部分厂房和宿舍楼已封顶,山鹰项目PM72厂房、PM71厂房、1#废纸制浆结构封顶;1#2#5#楼已结构封顶,正

0评论2024-04-291207

570亿元!晶硅全产业链项目落户包头
政府牵头打造 世界级绿色硅都 。总投资570亿元的晶硅全产业链项目落户包头达茂零碳园区。 570亿晶硅项目落户包头 4月3日下午,包头市人民政府与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英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项目签约仪式。

0评论2024-04-09678

豪掷20亿元入局!京东方、华灿光电2023年业绩怎么样?
2022年11月4日,华灿光电与京东方共同宣布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按照协议,京东方拟以20.84亿元现金认购华灿光电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其中17.5亿元用于Micro LED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基地项目。在完成定增及相关事项

0评论2024-04-091173

紫金矿业去年赚超211亿元 将坚持全球化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李 婷“我们不会停止并购,关键是要买到物有所值的、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资源项目)。”3月25日,紫金矿业董事

0评论2024-04-09647

湖南娄底钢铁业迈向中高端 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经济日报长沙3月26日讯(记者谢瑶)湖南省娄底市94个重大项目近日集中开工投产,总投资553.32亿元。其中,“材料谷”产业项

0评论2024-04-09667

供销两端市场持续收窄 鞍钢股份2023年亏损32.57亿元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记者 李 勇鞍钢股份3月28日晚间披露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135.02亿元,同比下降13.4%;归母净利润亏损32.

0评论2024-04-09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