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46件作品获奖。这些作品中,既有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又有见人见物的故事细节,既有严谨深入的理性思考,又有感人至深的细腻表达,很多报道中的真实话语、故事和抉择,至今仍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有力有效地起到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
忠实记录战“疫”
激发前进动力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回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眼中的世界,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也是2020年新闻记忆中最浓重的一笔。获奖作品中,有70余件聚焦抗击疫情,彰显出媒体关键之时的关键之为。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阴卫芝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优秀作品的风格色彩,与中国人的情感底色、情感文化中的乐观是相通的。透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艰难困苦总会过去的。”
哈尔滨广告
每逢大事,必有任仲平。获得特别奖的文字评论《风雨无阻向前进——写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是《人民日报》推出的任仲平文章,发出当天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上就有超过295万次点击量。该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在全景回望中观照现实,情理交融,在感人肺腑中直抵人心。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播出的6集纪录片《同心战“疫”》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播出的纪录片《生死金银潭》也获得了特别奖。《同心战“疫”》对大量事实和细节的系统化梳理,向世界展示伟大的中国力量,首重播观众触达人次达到2.05亿。《生死金银潭》是记者和摄影师驻守医院、深入“红区”连续跟拍36个日夜后,用白描的手法,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呈现了金银潭医院疫情期间最真实的样子,仅在人民日报社自有平台播放总量就超1亿。
去年2月初起,湖北广播电视台的拍摄队伍开始了80天的医患双线影像记录,在医院内外对医生、患者、家属等完成大量的纪实摄制。100多名采访对象,500小时硬核素材,电视新闻纪录片《金银潭实拍80天》通过个人命运,把“封城”、抗疫援鄂、遗体捐献、解封等事件串联起来。《金银潭实拍80天》总导演谭海燕对记者说:“获奖完全是意料之外,奖项背后是沉甸甸的重量。回想当时的采访经历,我带着12名摄像师直奔‘红区’,每天可能都会面临设备物资短缺、跟拍对象转院或离去等状况,镜头因为包了保鲜膜在里面没法调试,有时候拍了一天出来一看画面不能用,可以说举步维艰,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历史永远需要真实的影像记录,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就是把事件忠实地记录下来。”
这些作品是对这场抗疫斗争的国家记忆留存,既是对党领导人民进行抗疫斗争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全国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一次有力激发。很多作品发表后各方反响热烈:“读来让人落泪,却禁不住豪情满怀。”“现在看来,还是满满的感动,还是满满的回忆。伟大的民族,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团结。”
倾听时代足音
揭示典型经验
脱贫攻坚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在这一宏大的时代叙事中,一颗水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四川日报社消息《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车路双通 滴滴!阿布洛哈村来车了》、陕西日报社通讯《杨叔的脱贫日记》、芒果云客户端创意互动报道《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等50余件获奖作品从不同角度记录典型事件和变迁变化,揭示典型经验,解读决胜密码。
单说脱贫成绩是枯燥的,生动鲜活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纪录片《闽宁纪事》反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二十四载奋斗历程。《闽宁纪事》摄制组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兵分三路,前后9个月时间扎根宁夏,走遍福建援助宁夏的“九县区一镇”,采访上百人,拍摄素材500多小时,记录下大量闽宁协作脱贫攻坚的感人场景。《闽宁纪事》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当天播出时段福建省网收视率高达7.01%。
《闽宁纪事》总导演洪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纪录片团队能有机会亲眼见证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实践,用镜头语言记录下这个历史性成果,我感到很荣幸。回顾整个创作过程,闽宁两省区的各级领导和同事,都给予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和建议,充分印证了‘好作品是打磨出来的’这句话。现在,我们仍在继续努力将闽宁协作2021年的事件拍成纪录片,继续为闽宁协作贡献新闻工作者的力量。”
还有很多的重要时刻,都有媒体的身影。2020年11月,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全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创造10909米下潜新纪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历时20天,团队成员出海近两个月,在极度有限的空间内,在独家的万米深海4K高清视频直播系统支持下,实现了31个小时的现场直播《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万米级海试》。
新华社客户端移动直播《巅峰见证——2020珠峰高程登顶测量》,实现珠峰高海拔5个营地的影像采集,以全息影像方式立体、全景呈现珠峰攀登之路,直播及快切短视频总点击量突破1.2亿,新华社成为全球首家在珠峰峰顶完成5G+4K+VR直播的媒体。
凝聚社会共识
监督有力有效
《山西日报》文字评论《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问题》,针对太原市台骀山景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准确把握时度效,服务重点工作,回应社会关切;无锡市广播电视台的广播评论《智能时代,如何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时效性强,关注了老年人在智能时代被抛下这个严肃的社会问题,触觉敏感、分析透彻,现实意义重大;《新华日报》评论《警惕“精致的形式主义”》揭批“精致的形式主义”,体现了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与自觉的媒体责任感……很多获奖作品都很好地把握发声时机,回应现实热度,利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推动社会进步。
获奖作品中的调查报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为痼疾重重、久攻难下的乱象做了直接和有益的舆论推动。在青海祁连山南麓,“隐形富豪”马少伟打着“生态修复”的旗号,对煤炭资源进行掠夺式盗采,已持续14年,青海湖和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地局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参考报社记者王文志历时两年的不懈调查采访,3次只身深入海拔4200米的祁连山南麓腹地青海木里矿区内部,克服高原缺氧、人迹罕至、环境凶险等困难和风险,采写完成了文字通讯《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
王文志得知自己获奖之后,心情并没有起伏,他只是平静地对记者说:“记者只有心怀大局,作品才能像拳头一样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上,才能够震撼人心,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我会继续扎扎实实做好调研报道,努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