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像拳头一样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弦上——透视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2022-03-03 11:28460

11月7日,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46件作品获奖。这些作品中,既有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又有见人见物的故事细节,既有严谨深入的理性思考,又有感人至深的细腻表达,很多报道中的真实话语、故事和抉择,至今仍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有力有效地起到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

忠实记录战“疫”

哈尔滨广告

激发前进动力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回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眼中的世界,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也是2020年新闻记忆中最浓重的一笔。获奖作品中,有70余件聚焦抗击疫情,彰显出媒体关键之时的关键之为。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阴卫芝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优秀作品的风格色彩,与中国人的情感底色、情感文化中的乐观是相通的。透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艰难困苦总会过去的。”

哈尔滨广告

每逢大事,必有任仲平。获得特别奖的文字评论《风雨无阻向前进——写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是《人民日报》推出的任仲平文章,发出当天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上就有超过295万次点击量。该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在全景回望中观照现实,情理交融,在感人肺腑中直抵人心。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播出的6集纪录片《同心战“疫”》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播出的纪录片《生死金银潭》也获得了特别奖。《同心战“疫”》对大量事实和细节的系统化梳理,向世界展示伟大的中国力量,首重播观众触达人次达到2.05亿。《生死金银潭》是记者和摄影师驻守医院、深入“红区”连续跟拍36个日夜后,用白描的手法,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呈现了金银潭医院疫情期间最真实的样子,仅在人民日报社自有平台播放总量就超1亿。

去年2月初起,湖北广播电视台的拍摄队伍开始了80天的医患双线影像记录,在医院内外对医生、患者、家属等完成大量的纪实摄制。100多名采访对象,500小时硬核素材,电视新闻纪录片《金银潭实拍80天》通过个人命运,把“封城”、抗疫援鄂、遗体捐献、解封等事件串联起来。《金银潭实拍80天》总导演谭海燕对记者说:“获奖完全是意料之外,奖项背后是沉甸甸的重量。回想当时的采访经历,我带着12名摄像师直奔‘红区’,每天可能都会面临设备物资短缺、跟拍对象转院或离去等状况,镜头因为包了保鲜膜在里面没法调试,有时候拍了一天出来一看画面不能用,可以说举步维艰,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历史永远需要真实的影像记录,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就是把事件忠实地记录下来。”

这些作品是对这场抗疫斗争的国家记忆留存,既是对党领导人民进行抗疫斗争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全国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一次有力激发。很多作品发表后各方反响热烈:“读来让人落泪,却禁不住豪情满怀。”“现在看来,还是满满的感动,还是满满的回忆。伟大的民族,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团结。”

倾听时代足音

揭示典型经验

脱贫攻坚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在这一宏大的时代叙事中,一颗水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四川日报社消息《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车路双通 滴滴!阿布洛哈村来车了》、陕西日报社通讯《杨叔的脱贫日记》、芒果云客户端创意互动报道《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等50余件获奖作品从不同角度记录典型事件和变迁变化,揭示典型经验,解读决胜密码。

单说脱贫成绩是枯燥的,生动鲜活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纪录片《闽宁纪事》反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二十四载奋斗历程。《闽宁纪事》摄制组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兵分三路,前后9个月时间扎根宁夏,走遍福建援助宁夏的“九县区一镇”,采访上百人,拍摄素材500多小时,记录下大量闽宁协作脱贫攻坚的感人场景。《闽宁纪事》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当天播出时段福建省网收视率高达7.01%。

《闽宁纪事》总导演洪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纪录片团队能有机会亲眼见证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实践,用镜头语言记录下这个历史性成果,我感到很荣幸。回顾整个创作过程,闽宁两省区的各级领导和同事,都给予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和建议,充分印证了‘好作品是打磨出来的’这句话。现在,我们仍在继续努力将闽宁协作2021年的事件拍成纪录片,继续为闽宁协作贡献新闻工作者的力量。”

还有很多的重要时刻,都有媒体的身影。2020年11月,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全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创造10909米下潜新纪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历时20天,团队成员出海近两个月,在极度有限的空间内,在独家的万米深海4K高清视频直播系统支持下,实现了31个小时的现场直播《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万米级海试》。

新华社客户端移动直播《巅峰见证——2020珠峰高程登顶测量》,实现珠峰高海拔5个营地的影像采集,以全息影像方式立体、全景呈现珠峰攀登之路,直播及快切短视频总点击量突破1.2亿,新华社成为全球首家在珠峰峰顶完成5G+4K+VR直播的媒体。

凝聚社会共识

监督有力有效

山西日报》文字评论《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问题》,针对太原市台骀山景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准确把握时度效,服务重点工作,回应社会关切;无锡市广播电视台的广播评论《智能时代,如何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时效性强,关注了老年人在智能时代被抛下这个严肃的社会问题,触觉敏感、分析透彻,现实意义重大;《新华日报》评论《警惕“精致的形式主义”》揭批“精致的形式主义”,体现了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与自觉的媒体责任感……很多获奖作品都很好地把握发声时机,回应现实热度,利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推动社会进步。

获奖作品中的调查报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为痼疾重重、久攻难下的乱象做了直接和有益的舆论推动。在青海祁连山南麓,“隐形富豪”马少伟打着“生态修复”的旗号,对煤炭资源进行掠夺式盗采,已持续14年,青海湖和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地局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参考报社记者王文志历时两年的不懈调查采访,3次只身深入海拔4200米的祁连山南麓腹地青海木里矿区内部,克服高原缺氧、人迹罕至、环境凶险等困难和风险,采写完成了文字通讯《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

王文志得知自己获奖之后,心情并没有起伏,他只是平静地对记者说:“记者只有心怀大局,作品才能像拳头一样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上,才能够震撼人心,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我会继续扎扎实实做好调研报道,努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前三季度,我国锂盐产量约56万吨碳酸锂当量
分享:内容描述:10月3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举行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表示,前三季度,我国锂盐产量约56万吨碳酸锂当量,净进口碳酸锂10.2万吨,净出口氢

0评论2024-05-221221

曲阳出席中国金属学会2024年全国连铸学术年会
5月16日,中国金属学会2024年全国连铸学术年会在江阴召开。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党委常委、中国中冶副总裁曲阳出席会议并致辞。  曲阳指出,连铸技术研究受到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绿色低碳、极致能效、智能

0评论2024-05-221060

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
社会事业中心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时间:2024-05-11文章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文章作者:【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安排,社会事业中心于5

0评论2024-05-221124

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的新质生产力(二)时间:2024-05-21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文章作者:【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植物疫苗” 抗病增产  接种疫苗后,人类和动物可以对

0评论2024-05-221126

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
五大连池市高标准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时间:2024-05-21文章来源:人民网 文章作者:【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获批创建以大豆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确定实施五大工

0评论2024-05-221103

2024第三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第三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来源: 时间:2024-05-155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本届会议主题为“碳路逐峰

0评论2024-05-201124

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
社会事业中心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时间:2024-05-11文章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文章作者:【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安排,社会事业中心于5

0评论2024-05-201071

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
传技富民:中国乡村工匠守护多彩传统文化时间:2024-05-11文章来源:新华社 文章作者:【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韦清花在制作侗族刺绣(拼版照片,5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0评论2024-05-171226

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
社会事业中心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时间:2024-05-11文章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文章作者:【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安排,社会事业中心于5

0评论2024-05-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