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期间,芬林集团亚太总裁宋望球显得十分忙碌。
作为芬兰一家大型林纸企业,芬林集团此前曾于2018年、2019年通过芬兰国家馆联合参展,今年是首次独立参展进博会。为此,一方面,宋望球需要去推进系列合作、销售意向书签约;另一方面,他还需要展现芬林集团的发展规模与低碳环保新理念。
过去两年,芬林集团的发展规模可谓突飞猛进。财报显示,2022年1-9月,集团经营性利润为9.86亿欧,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51.2%。宋望球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芬林集团在中国的营业收入规模平均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市场已成为芬林集团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下游客户覆盖国内多个大型造纸企业等多个行业。
2021年在芬林集团内部更是被称作“投资之年”。
在芬兰北部投资18.5亿欧建造凯米生物制品厂,这也是芬兰林业史上在其境内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在2023年第三季度投产,该厂的单厂针叶浆年产能达150万吨;
投资了2亿欧实施芬兰劳马锯材厂的建设;
宣布投资2亿欧建设新的单板层积材工厂。
此外,针对在芬兰、瑞典的包装纸板工厂,该公司也在推进一系列的投资扩产计划。
基于集团自身特性及发展战略,在快速扩张产能的同时,低碳环保在集团内部被提升至新的战略层面。此次,芬林集团在进博会的展台也位于“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展台设计也紧紧围绕生物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
宋望球说:
“芬林集团在低碳环保方面有先天优势。母公司芬林控股集团是一家由大约10万名芬兰私有林场主合作经营的企业。且芬兰有两百年森林经济历史,已经形成一个比较良性、成熟的森林使用循环模式。因此公司的内在驱动力和市场经济价值都在推动着我们去发展生物经济。”
作为众多外企在国内发展的一员,芬林集团在国内的扩张历程也将成为企业值得借鉴的一个样本。
从零建立起来的供应链
2000年初,虽然芬林集团在芬兰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在进入国内寻找下游客户时,也颇费了一番苦心,这段经历成为了该集团内部一直津津乐道的故事。
行业里,造纸原料纸浆主要分为短纤维、长纤维两大类。其中,北欧以长纤浆的生产供应为主。如果把木浆纤维比作粮食,长纤浆类似于细粮,短纤浆是粗粮。不同的产品,长、短纤维纸浆的配比不同,长纤浆提供纸张的强度和韧性。但总体上,短纤浆使用的比例较高,价格也较长纤浆低廉。
如何让国内造纸厂愿意使用北欧价格更高的长纤维纸浆,成为芬林在推广时的首要难题。
宋望球说:
“当时,我们是新的纸浆供应商,客户对我们不了解。因此在国内市场推广时,比较难打开市场。为此在接触客户、推广产品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少即是多’的理念。”
直到现在,“少即是多”的理念依旧需要被芬林集团的每一位市场推广员工所熟知。宋望球介绍,传统供应商可能希望销售更多产品,但销售产品只是业务合作的一部分。推广过程中,我们不只是单纯追求量,而是通过提供其他方面的附加值,来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也成为芬林长纤维木浆在国内打开市场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了提供附加值,芬林集团主动为下游客户(造纸厂等)开发了一套模拟软件,在混合使用长纤维、短纤维浆的过程中,只需提前把客户的生产设备型号、流程、工艺等参数输入到软件中,就能模拟出最佳生产流程,然后提出一系列设备工艺调整建议,最终实现下游造纸厂优化长纤维浆使用成本、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等目标。
宋望球表示:
“这些附加值功能都是免费提供。从客户角度来讲,芬林集团提供的价值不只是原材料。这样一来,客户对我们的依赖性更高、更信任,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这也是我们相比于其他纸浆供应商所拥有的一项独特优势。”
随着在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芬林集团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针叶商品浆供应商。2021年,集团销售额达60.17亿欧,其中亚太地区占21%。在价值链终端,国内各大造纸企业大都是芬林集团的客户。与此同时,芬林也生产包装纸板、防油纸,涉猎的客户包括食品,化妆品、药品、快餐等品类包装。此外,锯材产品、特种胶合板等产品也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客户网络。
因为与中下游客户形成的价值链不断扩展,在近几年,芬林集团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供应链也经受了诸多考验。
在芬林集团发布2022年发布上半年财报时,芬林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何亦凯就曾表示,芬林集团正在开展的投资项目受到了成本上升以及材料和部件供应问题的双重影响。芬林纸板胡苏姆木浆厂的回收锅炉和涡轮机的开机时间已从原计划的第二季度推迟到了第四季度。这主要应归咎于资源短缺而导致的安装作业推迟。疫情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芬林集团子公司芬林芬宝位于芬兰凯米的生物制品厂正在按计划进行建设,但成本的上升已令该项目的初始成本估算增加了15%-20%。
宋望球介绍,芬林集团在国内的供应链主要受外部运输影响。因为纸浆、锯材、纸板等产品需要从欧洲工厂运输至中国,去年以来,海运成本和运力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当然,我们受到的影响更多是延迟交货,还没有出现客户拿不到货或取消订单导致停产的问题。我们也在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船运公司加紧合作,整体运营还是比较平稳。”
对于接下来的供应链安全可能存在的风险,宋望球表示,随着欧盟森林政策、循环经济发展立法等因素影响,可能会给此后的木材供应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将更多考验企业能否提供更高的附加值,推行更高效的生产和经营模式。
低碳环保的新路径
从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开始,节能减碳成为众多企业发展的新需求,在此次进博会上,低碳环保也成为多家企业推介时的关键词。
宋望球表示,可能在传统观念里,使用一张纸会让人觉得不符合低碳环保。但从循环角度而言,相比于石油等不可再生材料,木材十分符合循环经济概念,原料可以持续生生不息。
与此同时,宋望球介绍,上述循环运转的关键是去推动树木的循环再生,比如砍伐一棵树的同时去种更多的树。
“而这恰恰是芬林集团的一个优势——北欧有两百多年森林经济历史,已经形成一个比较良性的循环,每年森林的自然增长率均大于使用率。经济效益推动林场主去更多、更好地种植林木。这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吸碳和固碳。”
在现有生产当中,从树枝、树皮再到中间木材,芬林集团均可利用不同的流程生产不同的产品,并实现百分百利用。
除了提升材料利用率,在低碳环保方面,造纸行业还面临巨大能源需求的挑战,一吨纸平均需要用掉600公斤-700公斤左右标煤的能量,因此,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成为造纸行业近几年追求与探索的方向。
据了解,在中国造纸行业,电力主要来源为燃煤发电。宋望球介绍,从碳排放和经济角度来讲,最理想的状态是热电联产——纸张等产品生产过程需要用蒸汽来做产品烘干,而煤炭发电过程中会产生蒸汽,热电联产可以把能源再利用最大化,不再需要额外用电来生产蒸汽。这是中国国内企业当前一个比较普遍的做法。
宋望球表示:
“在热电联产之外,碳中和概念还要求我们去考虑造纸厂以外的碳负荷情况。比如从运输、分销一直到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都要考虑进去。因此接下来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去转变能源的供应模式,这同时涉及其他行业转型问题。比如造纸厂的基础设施配套——如果下游造纸厂想使用风电、太阳能电,就需要配套电网的建设等。”
在芬兰,为了提升能源回收利用,芬林集团提供的一个路径是,一棵树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前两者可以用来造纸制浆,后者虽不能制造纸浆,却可以用来发电。
宋望球表示,木质素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因此我们工厂在制浆过程需要的能源,可以来自于此,并最终实现闭环的生产利用。目前,芬林集团整体能源供需已实现平衡,即自身的发电能力能够满足自己的生产需求。当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工厂面临的情况会有所差异。比如在德国、波兰等地的工厂,还是需要从电网上买电。
历经种种,芬林集团在中国和芬兰的故事仍在继续。展望未来,宋望球对于国内市场充满信心。
他表示:
“从客户群角度来看,目前虽然一部分做家具的客户转移到越南,但是所占比例很低,总体上也没有趋势性的变化。并且,芬林集团在亚太区的业务接近80%都发生在中国,集团重点布局也在中国,同时在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等国设有销售办事处。目前来看,这样的布局还是比较合理,近期也没有计划去做大的调整。”
责任编辑:一一
稿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