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填充tpv
低填充的TPV是一种类似半透的微黄色,但并非全透明,塑料的结晶度大于15%。当塑料与橡胶之间的极性或表面能差别比较大的情况下,添加合适的相容剂,再进行动态硫化,也可以得到性能良好的弹性体共混物。
大多数情况下,为提高TPV材料的强度、抗压能力,就需要向TPV配方里添加其他的成分,例如碳酸钙、白油等,在高温熔融情况下TPV材料一样能够被加工成型,但由于其中添加了不易被压缩的其他成分,而使得这种塑料的刚度、强度、硬度提高,同时降低了弹性体材料的应用性,填充的原理就好像是水泥里添加石头、沙子。不但提高强度,还降低了成本,不足之处就是它里面有填充料,正常来讲,填充是能提高塑料加工性能、改进物化性质、增加容积、降低成本的物质。
TPV最初在1972年由Gessler提出。Fisher早期在过氧化物交联下,生产出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Uniroyal tpr”热塑性橡胶并其商业化。随后几年,在20世纪80年代,Coran和Patel等人就多种不同体系TPV的制备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1981年美国Monsanto公司基于他们关于动态硫化制备高交联程度(EPDM/PP)TPV的研究成果,完成了EPDM/PP TPV的工业化生产,并命名“santoprene”。
本文的TPV是指由PP/EPDM组成的TPV,目前已经行业里较为成熟的商业化产品比如santoprene、dowprene(道普润高分子) 、Sarlink、uniprene、milastomer等,一般来讲热塑性弹性体TPV的通用规格相对固定,但也有一些高流动、低压变、耐紫外线、耐磨、低摩擦、射粘包胶等特殊规格,价格一般比通用规格高,比如玻璃导槽的TPV耐磨涂层料、无填充级TPV料、耐紫外线增强级TPV料、耐水泡TPV料、雾面TPV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