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弹簧的主要竞争趋势
目前,弹簧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5年来悬架弹簧的平均价格下降70%以上,大约只相当于国际市场价格的
50—60%,基本接近成本底线,甚至于亏损状态。因此价格竞争的余地已经不大,今后竞争形式将逐渐转向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质量水平之间的竞争。从悬架弹簧本身的产品特点看,一家工厂的生产规模在400—700万件之间较为适宜,过低不利于成本的降低和开发费用的投入分摊,过大物流供应链太长、运输成本会大幅度上升。当前大部分企业生产量并没有到达经济规模。“十一五”期间随着竞争的继续,部分企业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又例如弹簧处在潮湿大气中,由于大气中的水蒸气在弹簧表面上凝成水膜或水珠,加上大气中的腐蚀性气体(如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或海洋大气中的盐雾等)溶解于水膜或水珠中形成电解质。再加上弹簧金属的杂质或缺陷亦可形成电位差不同的电极,弹簧亦产生电解腐蚀。这些都属电化学腐蚀。
弹簧受化学腐蚀是少量的、缓慢的,而受电化学腐蚀是主要的、普遍的。但一般来讲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是同时存在的。
弹簧在制造、存放、使用等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周围介质的腐蚀。

3.用冷拔弹簧钢丝制造扭转螺旋弹簧
与拉伸弹簧类似,扭转螺旋弹簧的制造,国外也有专门的自动卷簧机,对于一些典型扭臂,可以在卷簧工序一次完成。但是,国内目前只有直尾卷簧机,扭臂必须用专门的模具,在专门的工序上完成。
目前,国内生产扭转螺旋弹簧的典型工艺流程有两种,一种是先定尺下料,然后再进行卷簧等其它工序,如双臂扭簧的工艺流就属此例(图5-12);另一种是类似拉簧的工艺流程,只是不同于:拉簧是制作钩环,而扭簧则是制作扭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