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潜热得以发挥。β相的潜热为141×104J/kg,比α相约大3倍。
总之,结晶潜热相对合金的结晶特性而言,是一个
次要的因素,结晶特性对流动性的作用是主导的。
(3)金属的热物理性能 (比热容、密度和热导率)
比热容和密度较大的合金,因其本身含有较多的热量,
在相同的过热度下,保持液态的时间长,流动性好。热
导率小的合金,热量散失慢,保持流动的时间长,故流
动性好。
(4)黏度 液态金属的黏度与其成分、温度、夹杂
的含量和状态等有关。黏度对充型过程前期 (紊流)
流动性影响不明显,在充型的最后很短的时间内 (层
),对流动性才表现出较大的影响。
;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又不断地释放出结晶潜
热,其断面上存在着已凝固完毕的固态外壳、液固态并存的凝固区域和液态区,在金属型中
凝固时还可能出现中间层。因此,铸件与铸型的传热是通过若干个区域进行的,此外,铸型
和铸件的热物理参数还都随温度而变化,不是固定的数值等。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建立
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微分方程式是很困难的。因此,用数学分析法研究铸件的凝固过程时,
必须对过程进行合理的简化。
在铸件和铸型的不稳定导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可用傅里叶导热微分方程
描述:
还可以把固液部分划分为两个
带。在右边的带里,晶体已经连成骨架,但是液体
还能在其间移动。在左边的带里,因为已接近固相
线温度,固相占绝大部分,并已连结成为牢固的晶
体骨架,存在于骨架之间的少量液体被分割成一个
个互不沟通的小 “溶池”(图中的黑点)。当这些小
溶池进行凝固而发生体积收缩时,得不到液体的补
充。固液部分中两个带的边界叫 “补缩边界”。以
上是某一瞬间的凝固情景。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凝固区域按动态曲线所示的规律向铸件中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