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铸型中的气体 铸型有一定的发气能力,能在金属液与铸型之间形成气膜,可减小
的摩擦阻力,有利于充型。
根据实验,湿型中加入质量分数小于6%的水和小于7%的煤粉时,液态金属的充型能
高,高于此值时型腔中气体反压力增大,充型能力下降,如图122所示。型腔中气体
91
反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金属液可能浇不进去,或者浇
口杯、顶冒口中出现翻腾现象,甚至飞溅出来伤人。
所以,铸型中的气体对充型能力影响很大。
2影响黏度的因素
(1)温度 如式(15)所示,液体的黏度在温度不太高时,式中的指数项比乘数项的影响
,即温度升高,η值下降。在温度很高时,指数项趋近于1,乘数项将起主要作用,即温度
高,η值增大,但这已是接近气态的情况。图18为常用金属动力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2)熔点 黏度反映原子间结合力的强弱,与熔点有共同性。因此,合金成分的改变也
定着黏度的大小,图19即为 MgSn系合金的相图与
度的关系。可见,难熔化合物的黏度较高,而熔点低
共晶成分合金其黏度低。
熔化潜热使晶粒瓦解,液体原子具有更高
的能量,而金属的温度并不升高。从热力学角度,在恒压时,外界所供给的潜热,除使体积
膨胀做功外,还增加系统的内能,如式(11)所示。在等温等压下,熵值的增量如式(12)
所示。
系统熵值增加表示原子排列发生紊乱。因此,熔化过程就是金属从规则的原子排列突变
为紊乱的非晶态结构的过程。
2液态金属的结构
(1)从物质熔化 (汽化)过程对液态金属结构的认识 如表11所示,金属物质熔化时
的体积一般仅增加3%~5%,即原子平均间距仅增加1%~15%,熔化时的熵值变化量远
小于加热膨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