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监测评估规划建设阶段的智慧化表现: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一些试点城市出现了诸如年径流总量、径流污染等控制目标规划过大或建设方案生搬硬套一些发达地区的做法和模式、缺少城市或区域尺度内各类设施的系统性规划设计、专项规划中缺少各种低影响开发设施之间和设施与管网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实施方案中僵化分割控制指标与项目建设方案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对城市自身实际情况了解不清、没有因地制宜和科学地进行规划建设有很大关系。而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的监测、收集、整合、分析、模拟、优化等方面有着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为了因地制宜确定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相关规划,需要将智慧化理念应用到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之中,发挥智慧的优势。智慧化理念可应用在规划建设阶段的多个方面:对规划所需信息进行监测、收集、分析,从而提供数据支撑;对规划建设方案进行模型模拟,优化设施组合、规模和平面布局;对各方案的效果进行直观显示,选取优化方案等。下面以城市的排水防涝综合规划为例,说明在城市规划建设阶段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化。
城市的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涉及的条件复杂,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对该规划实现智慧化的思路如下:
(1)应用传感器、3S和LIDAR等信息技术,对城市易涝点雨量、下垫面条件、土地利用情况、管网分布、淹没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监测收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栅格化、精细化整合和分析;
(2)海绵城市监测评估利用获得的信息对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内涝状况进行评估,结合海绵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确定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和综合控制指标;
(3)利用模型模拟的方法,对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和综合控制指标(单位面积控制容积)进行分解,合理选择蓄水池、渗透塘、雨水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规模;
(4)海绵城市监测评估给出初步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规划方案,利用SWMM模型对方案进行模拟,按照先渗、滞、蓄、净、用,最后排放的原则,优化设施组合和平面布局,确定最终优化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规划方案;
(5)利用SWMM、MIKE等模型模拟和云计算技术,对优化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雨水消纳能力和管网的排水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排水防涝的总体目标,确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与雨水管渠系统以及超标雨水排放系统的连接方式,实现三者的有效衔接,并给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方案;
(6)海绵城市监测评估对满足控制目标的多种方案进行分析,还可利用三维展示等多媒体仿真技术,对各方案的效果进行直观显示,取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景观效果较优且成本较低的方案作为优选方案。
更多关于海绵城市监测评估的信息,欢迎致电武汉新烽光电:李女士 027-50851666-620 QQ:2242517656 手机:188-2704-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