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爱智求是 共谱华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建设65周年展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新时代哲学创新”学术高端论坛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深情回顾了人大哲学学科发展65年来的历程,并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比较哲学与文明交流互鉴、哲学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和方法论探索、新时代哲学创新的基本要素和路径、哲学的危机与哲学的未来等方面展开研讨。
在哲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中不懈努力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表示,作为代表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群的重要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建设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新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1956年哲学学科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者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
六十五年风雨兼程,几代哲学人求真务实、薪火相传。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哲学学科贡献和思想成果,离不开三个传家宝: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之“魂”。二是始终坚持时代是思想之“母”。三是始终坚持实践是理论之“源”。对于哲学学科未来发展,张东刚表示,要承续前辈的优良传统,继续弘扬严谨扎实的学风,潜心治学,弘扬追求真理的热情,多出优秀成果和传世之作。紧扣时代脉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哲学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上不懈努力。坚持国际视野,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进一步融通中外,为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深情回顾了从1956年起在哲学院从事教学研究的经历。他表示,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哲学院(系),但中国哲学院(系)的本质特征及根本任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类型多样的哲学人才。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定位,并不意味着中国哲学脱离与世界的交流,我们更要从哲学本质特征及定位出发,放眼世界,着眼未来,不断加强与国外哲学领域的沟通与交流,做到从各种经典著作中汲取智慧,从开门办学中进一步提高哲学眼界,认识到真正的哲学智慧是人类共同的智慧。
为构建当代中国哲学学科体系贡献智慧
哈尔滨广告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学科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问题。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仰海峰看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建设成绩背后是一代代哲学人潜心学术的结果,是将哲学融入生命的纯粹,这种纯粹是哲学学科“存在之魂”“立命之本”。一代代哲学“大先生”,为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出一代代志存高远、努力前进的优秀人才。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开阔视野和丰富知识内在思考、理论建构,从学理深处理解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逻辑。携手同行,共同为建构当代中国的哲学知识体系贡献智慧。
六十五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赓续学术传统与精神血脉,成为新中国高校哲学教学与研究演进的缩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不断探索哲学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人才培养之路。未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拓哲学学科总体发展思路,以“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相结合作为哲学学科建设重要指针,以哲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哲学教学与研究并重作为哲学学科建设基本思路,推动哲学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要在汇通中西、兼容古今过程中生成具有国际水准和民族情怀的哲学理论思维,进一步发展适应中国实际的哲学的民族形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哲学学科建设的创新之路,为推动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贡献力量。
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主任大卫·列斐伏尔(David Lefebvre)代表海外合作院校在视频发言中表示,哲学在中国和欧洲都具有较长历史,索邦大学哲学系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在这一领域保持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双方在古典哲学、中世纪哲学、法国哲学、德国哲学等研究领域共同进行学术探讨、深入交换研究思考,在学术互访、学生培养等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人大哲学学科建设65周年为契机,索邦大学哲学系希望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继续探索哲学合作的更多可能性,将中法两国之间的跨文化对话推进深入。
本次展览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主办。经过65载风雨兼程的教学耕耘与学术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一流、享誉国际的哲学教育和研究重镇。在新时代,人大哲学院将努力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巩固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秉持时代精神,在哲学教学与研究发展前沿谱写更具魅力的思想华章,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哲学学科建设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