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1983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物理学哲学博士。
曾任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动力气象委员会(ICDM)委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主任,国际 气候变化和可预报性 (CLIVAR)科学指导小组成员,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RogerRevelleMedal评奖委员会委员,德国科学期刊TheoreticalandAppliedClimatology责任编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及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副热带高压的形成和变化 首席科学家。
现任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执行局成员,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副主席,IAMAS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 全球能量和水循环试验 (GEWEX)科学指导小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科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重点项目 亚洲季风区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首席科学家,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执委会副主席,WMO/IOC/ICSU国际联合科学委员会(JSC)常务委员,中国科学期刊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主编,美国科学期刊ClimateDynamics编辑,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
提出的湿倾斜涡度发展理论(SVD)和全型垂直涡度方程,成功地揭示了青藏高原西南涡和夏季江淮流域的暴雨发展机理,揭示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成因。在国际上首次把亚洲季风爆发分为三个阶段。证明由于中高纬度的强地转性和斜压性使其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与热带显著不同。首次用数值模式提出厄尔尼诺影响台风的机制,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