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水利水电事业蓬勃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水电改造成果喜人——累计完成1067条河流、1900多个生态改造项目,修复减水脱水河段2500公里,创建173座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水利工程补短板提质提速,水利行业强监管有力有效。”在近日举办的“2020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上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对我国水利水电事业一年来的发展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对此,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野表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乃至全面超越,我国水电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占有海外水电建设市场70%以上的份额,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水电大国。接下来,我国水电开发建设将逐步转向综合条件更加复杂的西部地区,新时代水电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装机容量发电量稳居世界第一 阔步走出去市场业绩喜人
“截至目前,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3.6亿千瓦,发电量接近1.3万亿千瓦时,双双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同时建成了以三峡、溪洛渡为代表的一批世界级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正在建设白鹤滩世界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等一批“大国重器”,水电工程技术全球领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颇为自豪地讲道。
“经初步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常规水电在建装机容量约为5200万千瓦,常规水电已建、在建装机总容量为3.78亿千瓦,技术开发比例约为55%。其中,已建水电站装机规模已占到技术可开发量的47.5%。”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郑声安进一步分析我国水电发展成就说,我国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约占亚洲的33.4%、世界的14.6%,水电技术可开发量约占亚洲的37.5%、世界的19.0%,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占理论蕴藏量的49.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北美地区的水电开发程度相对较高,非洲、除中国之外的亚洲地区水电开发程度较低。据2018年的数据显示,世界水电装机容量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为中国、巴西、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合计装机容量6.36亿千瓦,占世界常规水电总装机容量的56%;合计发电量为2.48万亿千瓦时,占世界常规水电发电量的59%。“总之,目前我国水电已经实现约占亚洲75.6%、世界31.0%的开发量。”
“近年来,我国水电在大跨步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 的倡议,凭借先进的设计和创新理念、领先的筑坝和施工技术、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阔步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取得了优异的市场业绩。”张野颇为欣喜地介绍说,目前我国已经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水电开发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承接了60多个国家的电力和河流规划,占有了70%以上的海外水电建设市场份额,成为闪耀在国际能源领域和“一带一路”基建舞台的“中国名片”。
“中国华能集团将水电走出去作为落实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 走深走实的具体行动,在缅甸、柬埔寨建成投产当地最大的瑞丽江一级水电站(60万千瓦)和桑河二级水电站(40万千瓦),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的成功典范、中央企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工程。”邓建玲现身说法展示走出去的“香甜”硕果,并表示将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布局和水电开发,推动我国“投资+技术+标准+设备+工程+管理”全面“走出去”,提升我国水电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约束条件下资源开发潜力可观 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或深入推进
张野在会上表示,我国水电开发建设将逐步转向综合条件更加复杂的西部地区。张野的这一观点与郑声安不谋而合。“目前,我国常规水电 十三五 建设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十四五 期间,我国将以川、滇、藏等重点开发区域为重点,实现水电资源科学有序开发。”郑声安说。
郑声安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水电规划新增投产规模4300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水电3800万千瓦,小水电500万千瓦,到2020年底,总装机规模达到3.4亿千瓦,新增开工6000万千瓦。目前,“十三五”常规水电新增开工约3400万千瓦,完成规划目标的56.7%。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常规水电已新增投产规模3200万千瓦,随着2020年乌东德电站等大型水电站陆续投产,常规水电“十三五”建设目标基本可以实现。具体来看,目前我国东、中部地区主要河流开发程度较高,正在建设、待开发的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10个大型水电基地,其可开发量总计3.76亿千瓦,截至2019年年底,已建装机容量1.50亿千瓦,在建规模约4850万千瓦,已在建比例为52.3%,剩余技术可开发规模约为1.77亿千瓦,主要富集在西南三江,剩余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29亿千瓦。
“ 十四五 期间,我国水电发展面临着环境保护要求高、受电市场落实难、开发经济性较差等一系列难题,但约束条件下水电资源依然有可观的开发潜力。”郑声安认为,根据现有规划成果初步分析,十大流域、以及东北、西北地区主要河流待开发的有约200座水电站(总装机合计2亿千瓦)。按照环境保护、市场消纳、开发经济性等因素综合研判,预计2035年前,上述主要流域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可能开发的大型水电共计52座,装机规模约为1.1亿千瓦。这52座电站,主要集中西藏地区,共31座(其中3座为川、藏两省界河),约8000万千瓦,其他地区约3000万千瓦。“ 十四五 期间,我国将以川、滇、藏等重点开发区域为重点,深入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稳步推动藏东南水电开发,加快调节性能好的控制性水库电站建设。”
事实上,当前各大企业已经在积极布局抢占西部水电市场。“目前,中国华能集团水电装机规模突破2700万千瓦,还有超过2000万千瓦的资源储备,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四川等省份,以及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邓建玲表示,中国华能集团将把这些地区的水电开发工作作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截止目前,国家能源集团在运水电站157座,但总装机只有1865万千瓦,未来几年计划在金沙江、大渡河、西藏等区域陆续开工7个大型水电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米树华表示将以此追赶者水电市场发展步伐。
新时代水电事业面临高难度挑战 有待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内生动力
“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我国水电事业创新发展也由此迎来了又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大电站、大机组、自动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水电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张野认为,我国水电事业也由此迎来了一系列新的高难度的挑战。
“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这些剩余水电的开发条件相对较差,敏感因素相对较多,环保论证工作难度大,进一步加剧了水电开发负担。受建设条件、移民和环保政策、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开发难度也逐步增大,建设成本不断加大,从而影响投资积极性。”郑声安指出。张野也表示,与此同时我国水电企业广泛参与全球水电开发建设,以及新能源开发与治理、水风光多能互补运行优化调度、新能源高效转化和存储、老机组改造扩容升级等,面临着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和高精尖的世界级科技难题。不仅如此,大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化的能源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对新时代水电事业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如何才能满足“新标准新要求”?“唯有竭力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以不断创新的前沿技术和不断革新的管理手段,方面不断增强内生动力,促进水电事业可持续发展。”张野为新时代水电事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指明方向。
事实确实如此,已经有不少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尝到了甜头。“中国华能集团深刻把握能源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小湾、糯扎渡水电站先后获国际里程碑工程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世界首创、中国原创的水力式升船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小湾水电站获国际菲迪克工程项目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金奖;黄登大坝渗漏量和大坝混凝土芯样长度均创造了世界同类工程的最好记录……”邓建玲坚定地表示,下一步将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力,加强水电工程关键技术研发,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电站智能化运维步伐,抢占引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以打造华能水电创新发展的亮丽名片。
除了矢志不渝地推进科技创新,郑声安认为,接下来我国水电事业发展还需要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充分发挥水电站群的调节能力,多能互补联合运行,促进区域风、光等新能源消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达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健全水电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减排要求,建设环境友好型绿色水电,建立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体系,促进水电可持续发展。“这方是我国水电事业未来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