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混式自吸泵工作原理与所有自吸泵一样(外混式)自吸泵的吸入口位于叶轮上方,每次停机后,泵内都能存留一些水,作为下次起动之用。初次起动前,需向泵内人工加足自吸用水,使叶轮大部分淹没在水中。泵起动后,叶轮中的水受到离心力作用流向叶轮外缘,并在叶轮外缘处与气体混合,形成一圈泡沫带状气水混合物。该泡沫带在隔舌的刮削作用下,使气水混合物通过扩散管进入气水分离室。此时,由于过水面积突然增大,流速迅速降低,气体的相对密度小,从水中逸出并由泵压出口排走,水的相对密度大,落到气水分离室的底部,并经轴向回流孔返回叶轮外缘,再次与气体混合。随着上述过程的不断循环,吸水管内的真空度就不断增大,被输送的水便不断沿吸水管上升。待泵内完全充满水时,泵就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完成自吸过程。泵体的进出水口可用胶管或法兰管连接。当配胶管时,进口胶管接头座附有止回阀,以阻止停机液体倒流。泵体涡形流道内装有闭式单级叶轮,泵盖上具有密封室,轴承体内装黄油以润滑轴承,泵轴后端V带轮或联轴器,甩电动机或内燃机来带泵。
该泵均采用轴向回液的泵体结构。泵体由吸入室、储液室、涡卷室、回液孔、气液分离室等组成,泵正常起动后,叶轮将吸入室所存的液体及吸入管路中的空气一起吸入,并在叶轮内得以完全混合,在离心力的作用,液体夹带着气体向涡卷室外缘流动,在叶轮的外缘上形成有一定厚度的白色泡沫带及高速旋转液环。气液混合体通过扩散管进入气液分离室。此时,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较轻的气体从混合气液中被分离出来,气体通过泵体吐口继续上升排出。脱气后的液体回到储液室,并由回流孔再次进入叶轮,与叶轮内部从吸入管路中吸入的气体再次混合,在高速旋转的叶轮作用下,又流向叶轮外缘......。随着这个过程周而复始的进行下去,吸入管路中的空气不断减少,直到吸尽气体,完成自吸过程,泵便投入正常作业。
在一些泵的轴承体底部还设有冷却室。当轴承发热引起轴承体温升超过70度时,可在冷却室处通过任意一只冷却液管接头,注入冷却液循环冷却。泵内部防止液体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泄漏的密封机构是前后密封环,前密封环装在泵体上,后密封环装在轴承体上,当泵经长期运转密封环磨损到一定程度,并影响到泵的效率和自吸性能时,应给予更换。
自吸泵电机出故障的解决方法
自吸泵电机出故障的解决方法:
1、接通电源后泵仍然不工作。
有可能是因为电源插头或线路带动不起来、短路等原因造成。
2、不好启动或启动时有噪音。
检修时可用小竹片拨动风叶,如果电机可正常运转,说明是启动绕组损坏,应更换相同容量的电容或修理启动绕组;若电机卡死,是电机和泵头的故障所致,如轴承损坏、叶轮卡死等。
3、电机能运转,但转速慢,机壳过热、有烧焦味。
有可能是电机短路造成,应拆开电机视看损害的严重性修复。
4、运转时噪声振动大。
多数是轴承损坏或轴承与机壳的配合不当,需拆开电机检查,若是轴承损坏应更换;若轴承'跑外圆',可对泵壳的配合面采用錾花处理;若轴承'跑内圆',可对电机轴的磨损部位采用錾花处理,磨损严重的,采用先堆焊后车削的方法修复。
外混式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另一方面,被叶轮排到气水分离室中的水又经左右回水孔流回到叶轮外缘。左回水孔流回的水在在压力差和重力的作用下,射向叶轮槽道内,并被叶轮击碎,与吸入管路来的空气混合后,甩向蜗壳,向旋转方向流动。
内混式的自吸泵,工作原理与外混式自吸泵相同。
自吸泵大部分与内燃机配套,装在可移动的小车上,宜于野外作业。
水泵的汽蚀是由水的汽化引起的,所谓汽化就是水由液态转化为汽态的过程 。水的汽化与温度和压力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压力下,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水才开始汽化;如果在一定温度下,压力降低到一定数值时,水同样也会汽化,把这个压力称为水在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如果在流动过程,某一局部地区的压力等于或低于与水温相对应的汽化压力时,水就在该处发生汽化。汽化发生后,就会形成许多蒸汽与气体混合的小汽泡。当汽泡随同水流从低压区流向高压区时,汽泡在高压的作用下破裂,高压水以极高的速度流向这些原汽泡占有的空间,形成一个冲击力。金属表面在水击压力作用下,形成疲劳而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我们把汽泡的形成、发展和破裂以致材料受到破坏的全部过程,称为汽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