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为何难敌泰拳
梅惠志是北京市散打运动的创办者。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国际式摔跤教练,他在北京武术队主教练吴彬和中国式摔跤教练李宝如的协助下,开始练习散打。
练习散打的原因是当时中国武术套路表演走向了世界,并获得国际好评,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外国的武术爱好者来到中国,都想与“中国功夫”较量较量。尤其是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上映之后,中国功夫实战能力如何,成为一个亟待证明的焦点。
“那个时候来挑战的国外武术爱好者,很多都由我来对付。”梅惠志说。但来较量的一般都不是职业搏击手,由摔跤转为散打的职业运动员梅惠志完全能够应付得来。“在1990年第/一次带队参加京港搏击会之前,我们对世界上的整体搏击状态并不了解。”
其实,中国功夫与泰拳的较量一直在进行着。目前可以查到的资料显示,从1921年开始,中国功夫就在向泰拳发起攻击。但除了1922年,由流亡泰国,本有武功,并拜华裔泰拳宗师为师的李德与泰拳手打平之外,其余皆遭惨败。
而1958年至上世纪80年代,由香港和台湾组织的数次中国功夫与泰拳的比赛,也仅有一场平局,其余都告失败,而且败得相当惨,最短的一局仅坚持了20秒。
增内涵 促繁荣
武术是运动,更是文化。武术的发展渊源决定了在我国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武术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机缘。同时,武术作为我们国家、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承担起国家文化建设的重任,王玉龙掷地有声地说。
因此,在谋求发展时,要保留武术的多样性和精华,在继承的过程中,以大武术观念发展武术,让武术不但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的手段、沟通交流的方式,还要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平台和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代表。
为此,武术散打从规范化建设入手进行项目梳理,新规使市场更规范,多个大屏幕公开打分使竞赛更公平,梯次化建设使人群更具规模,这是基础。王玉龙强调,武术散打将来要在赛场布置上更讲究文化元素的运用,武术风格特点要有艺术体现,色彩包装中要提升文化韵味,比如中式风格精致的LOGO袖标和特制纽扣做装饰的裁判服装等等,都要体现武术散打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形象。要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对武术散打进行设计包装,统一风格定位,打造武术散打的品牌形象,使其更具厚重的文化内涵。
波帕姆泰拳 带给你强健的体魄
波帕姆泰拳教练表示,脚部训练在泰拳中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透过泰拳使生长荷尔蒙更加活跃,从而刺激肌肉生长。
在90-120分钟的泰拳训练中,大家除了热身时要做大量循环训练外,在真正练泰拳时,你要使用拳、手肘、膝、脚去攻击,此外,攻击範围更包括近、中、远,身体在训练中需要以不同速度、力度及节奏活动。
此外,泰拳练习可以使核心肌群更加强壮。很多人以为核心肌群就是6块腹肌,其实当中还包括多组稳定性肌肉,因此,在人人都追求6块腹肌的时代,其实大家要知道核心肌群是身体发力的基础,我们做所有肌力训练时,都要收腹,所以想要训练更有效,一定要有强壮的核心肌群。